以法为度,守护学前儿童的美好未来

http://jky.scnu.edu.cn/a/20251110/6431.html,

——教育科学学院“砺儒教学论坛”第44期顺利举办

  2025年11月9日下午2:30,我院四十四“砺儒教学论坛”在225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论坛特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少梅教授作题为以法为度,守护学前儿童的美好未来精彩讲座。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蔡黎曼教授、李群副教授、广州体育学院卢春歌老师及学院各专业本硕博学生共71人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蔡黎曼教授主持。

image.png

讲座伊始,蔡黎曼教授对李少梅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李教授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及教师教育等领域的深厚造诣。同时,蔡教授指出在《学前教育法》正式实施与家校社协同育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本次讲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李少梅教授以《学前教育法》的立法背景与进程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从2003年立法计划启动至2024年法律正式出台的二十年历程,并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路径与实施特点进行补充。她特别指出,《学前教育法》在三审稿学前儿童设为独立章节,并明确提出最有利于学前儿童原则,体现了国家在法治层面系统保障儿童权益的决心。

image.png

在内容解读环节,李教授以一个理念、五大亮点、四层创新为框架,深入剖析法律核心要义。在阐释儿童权益维护这一亮点时,她着重强调了最有利于学前儿童原则中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并重的核心内涵,指出这不仅要求教师在保教活动中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更需要在与家长沟通中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关注儿童健全人格与终身发展能力的培育。李教授还专门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出了三个重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与托育的衔接机制、教育数字化改革与儿童发展的平衡路径、免费学前教育的推进策略为在座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教师权益与家长责任的边界”“公共场合儿童行为规范”“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实践路径等议题踊跃提问。针对小学化界定问题,李少梅教授明确指出,其本质是要落实生活化、体验式教育理念,这正是最有利于学前儿童原则中短期与长期利益平衡的体现。她强调法律的本质不仅在于规范,更在于为构建尊重、包容的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提供保障。

image.png

论坛尾声,学前教育学专业钱孝兵博士用逻辑、高度、深度、关切四个关键词概括了李教授讲座的内涵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思考。蔡黎曼教授在总结中感谢李少梅教授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学术高度与现实温度的精彩讲座,勉励同学们以法为盾,以爱为灯,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持续探索获得专业成长。

本次论坛在持续两小时的深入交流中圆满落幕。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在理解与践行《学前教育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的美好愿景。

image.png

通讯员:刘云露

 审:蔡黎曼

复  审:叶苑秀

终  审:陈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