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我院定于2025年1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教育科学学院院赛(以下简称职规赛),鼓励大家踊跃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内容
(一)成长赛道。主要面向本科非毕业年级学生(本科生1-3年级)。
(二)就业赛道。主要面向本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本科生3-4年级及全体研究生,不包括已经确定推免升学的同学)。
二、比赛流程
有意向报名者需要从以下两种方式中选择其一参与比赛,并完成相关报名程序。
(一)官网报名参赛,可获得参赛证明(不参与后续院赛评比)。
报名截止时间:11月23日上午9点
操作步骤:登陆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完成报名并提交作品,具体操作可见附件三“学生操作手册”。
(二)官网报名+参与院评比(可冲击更高奖项)
报名截止时间:11月13日上午10点前
操作步骤:
1.登陆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完成报名并提交作品,具体操作可见附件三“学生操作手册”。
2.参赛作品打包发送至对应邮箱。
(1)成长赛道
共“生涯发展报告(pdf)”和“生涯发展展示(ppt)”2个文件,分别命名为“年级专业姓名-生涯发展报告”、“年级专业姓名-生涯发展展示”。
邮件主题和压缩包重命名格式为“成长赛道-年级专业姓名”,交至邮箱scnu_jkyxsh@163.com。
(2)就业赛道
共“求职简历(pdf)”、“求职综合展示(ppt)”和“辅助证明材料(整合扫描为一个pdf)”3个文件,分别命名为“年级专业姓名-求职简历”、“年级专业姓名-求职综合展示”、“年级专业姓名-辅助证明材料”。
邮件主题和压缩包重命名格式为“就业赛道-年级专业姓名(本/硕/博)”,交至邮箱18215802691@163.com。
请有意报名同学扫码加入教科院职规赛选手群,后续各项通知将会在群内发布,谢谢同学们的支持!

附件一:附件1-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院内选拔方案.docx
附件二:附件2-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院内选拔赛方案..docx
附件三:学生操作手册.pdf
以下为学校原通知:http://xsb.scnu.edu.cn/a/20251104/6000.html
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的通知
各学院、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其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学函〔2025〕2号)与《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省分赛的通知》要求,我校定于2025年11月至2025年12月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华南师范大学校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大赛目标
通过举办大赛,更好实现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以赛促教,强化生涯教育,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以赛促就,广泛发动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面向学生的成长赛道与就业赛道。其中,就业赛道设本科生组与研究生组。
1.成长赛道。主要面向本科非毕业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置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详见附件1)
2.就业赛道。主要面向本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目标职业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详见附件2)
(二)同期活动。大赛期间举办系列职业规划巡讲、校企供需对接、就业工作交流、一对一咨询等活动,贯穿于大赛全过程。各学院要围绕主体赛事,结合学院实际精心设计并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同期活动。
四、大赛赛制
(一)大赛采用学院遴选(院赛)、校复赛、校决赛三级赛制。
(二)学院遴选推荐(院赛)由各学院负责组织,校赛复赛、校赛决赛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组织,由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协办。
(三)校赛决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五、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11月)
参赛选手通过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以下简称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报名。大赛平台登录页面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
(二)学院遴选(11月24日前)
学院遴选由各学院负责组织,遴选出参加校复赛的选手。各学院参照大赛成长、就业赛道方案,结合学院实际自主确定遴选方式。各学院在各赛道各组别推荐选手不超过1人(即成长赛道本科生1人,就业赛道本科生1人、就业赛道研究生1人)。
本届赛道设置“直通车”晋级。学院在大赛平台有效报名的学生人数超过学院总人数的30%(<60%),可获得1个校复赛“直通车”晋级名额;在此基础上有效报名学生人数每增加5%,可增加校复赛“直通车”名额1个;超过60%,可获得1个校决赛“直通车”晋级名额。以上“直通车”晋级由学院自行确定其推荐人选的参赛赛道,不占用学院基础推荐名额。
为确保“直通车”晋级质量,推荐人选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学校“十佳砺儒学子”“十佳鸿鹄学子”或其他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获得者;
2.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前五)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其中之一,且获国赛银奖(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者;
3.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前三)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学科专业类竞赛获省赛金奖(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者;
4.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SSCI二区及以上论文者;
5.作为主要申请人(前二)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6.有差异化背景,体现学科专业特色,实践经验充足,人岗匹配能力突出的学生。
各学院于11月24日(周一)17:30前报送参赛材料,将参赛学生材料电子版(附件3)、校赛推荐选手汇总表(附件4)电子版及盖章扫描版打包发送至2675419212@qq.com,邮件命名为学院+职规赛+参赛人数。
(三)校赛复赛(11月下旬)
校赛组委会将组织评审专家对各学院推荐晋级的参赛作品进行网络评审,择优遴选出优秀选手参加校决赛。校决赛各赛道晋级比例待定,届时将根据省分赛下达指标、各学院遴选推荐情况和“直通车”晋级推荐情况测算确定,具体另行通知。
(四)校赛决赛(12月6日前)
校决赛通过主题陈述与问答方式进行综合评审打分,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其他事项
优秀组织奖评选主要参考参赛学生人数占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比例、是否组织院赛以及校赛成绩综合评定。
校决赛后,校赛组委会将举办省赛选手集训营,获校赛金奖及银奖排名靠前的选手有机会入围集训营。省赛选手选拔与集训营同步进行。集训结束后,根据省赛组委会分配的参赛名额、参赛要求、选手排位及在集训营综合表现,选拔并公布推荐参加省赛选手名单。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往届省赛获金奖、银奖学生选手,不得再次报名原赛道比赛。
(二)参赛选手须按要求在大赛平台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材料应确保真实,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等,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七、工作要求
(一)充分发动。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把大赛作为强化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动更多学生了解和参与,实现低年级学生参赛全覆盖。
(二)精心组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为举办赛事和同期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支持。各学院要指定一名辅导员作为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专员、院级管理员,专项负责赛事的对接工作。院级管理员可使用校赛组委会分配账号登录大赛平台,要认真做好选手资格审查和材料内容审核工作,确保符合要求。
(三)广泛宣传。各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新媒体等多元传播渠道全方位对赛事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联系方式:唐老师,020-85211367
梁老师,020-85211035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