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特殊教育专业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http://jky.scnu.edu.cn/a/20251104/6415.html,

1031112日,2025年广东省特殊教育专业学术研讨会在惠州市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惠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惠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惠州市工程职业学院、广东江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来自省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广东省各地教科研机构特殊教育教研员,以及省内特殊教育专业研究生近500人参加会议。

image.png


  本次开幕式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教育发展与治理研究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葛新斌主持,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在致辞中总结了广东省特殊教育的发展成效,并强调下一步将重点推进融合教育实践创新、数智赋能特殊教育发展,以及健全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的全链条教育体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廖益则指出高校应发挥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优势,加强特教专业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金依俚肯定了会议的创新模式与成果,提出未来应围绕“融合育人、协同创新、科技赋能”深化发展;此外,惠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耀强也分享了惠州市在“十四五”期间通过扩容增量、提质增效和融合共享等措施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成果与未来规划。

image.png


本次会议共设有6场主旨报告,分别由广东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州市启聪学校校长马丽与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校长李俊强主持。多位专家围绕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发展分享了重要观点与实践成果:北京师范大学贺荟中教授系统阐述了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层级支持系统及其本土化实践路径,并展示了其团队在学前与小学阶段的行动研究成果;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邱举标所长梳理了国家与广东省特殊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介绍了广东在经费投入、体系构建与内涵提升方面的成效;华南师范大学沈光银教授从哲学视角审视人工智能,探讨了AI赋能特殊教育的潜力与伦理边界,强调技术应服务于教育公平与人文关怀;汕头市潮南区特殊教育学校刘育卿校长回顾了学校九年发展历程,提出未来将重点建设区域特教资源中心,聚焦智慧教育、职业教育和融合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陈曦则分享了该社通过多样化专业出版与数字平台融合,普及特教知识、促进社会包容的实践成果;深圳市元平特教学校曹艳书记重点介绍了学校为心智障碍学生构建的中高职贯通培养体系及“三进三出”校企合作机制。

image.png


大会设有6大分论坛,各会场围绕特殊教育多维度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成果分享。“融合引领与学校变革创新发展”(校长分论坛)聚焦特殊教育学校系统性变革,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县域融合推进及孤独症教育模式等关键议题;“粤港澳融合教育协作与实践创新”分论坛关注孤独症儿童教育、听障学生支持与跨学科教学,呈现了基于实证的干预策略与本土化课程创新成果;“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分论坛系统展示了AIVRIEP云平台等数字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凸显广东在构建“流程驱动、全员赋能”数字新生态方面的探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分论坛聚焦师资队伍建设,从教育家精神引领到融合教育转型展开研讨,呈现教师培养的实践成效;“融合教育与资源支撑保障”分论坛关注全链条资源建设,涵盖从幼小衔接到高中阶段的服务实践经验;而“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分论坛则聚焦课程重构与教学创新,体现广东在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方面的深入探索。

image.png


大会依次开展惠州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办学成果展示和大会总结。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石梦良指出,本次年会共收到投稿940篇,评选出300余名获奖者,作品质量与研讨内涵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充分展现了广东特殊教育内涵建设的扎实成效。广东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申承林表示,四年来,省级特殊教育专业学术研讨会的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他们共同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优化工作机制,强化研践衔接,拓展合作网络,以更务实行动推动广东特殊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image.png

image.png




 

 

 稿:石梦良 吴冬连

 审:卓泽林

 审:叶苑秀

 审:陈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