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儒学术沙龙系列141期
身处AI时代,人们每天徘徊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尤其是从小使用数字产品的孩童,他们在尚未完全社会化的情况下,长时间浸泡在虚拟网络中,与现实世界似乎产生了壁垒。当代教育者面临着带领AI时代的孩子走入现实世界的教育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刘云杉老师有自己的深刻见解,并于2025年9月26日莅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进行题为“AI时代:如何带领孩子走入世界?关系、情感与生命力”的砺儒学术沙龙第141期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由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刘磊明老师主持,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邝红军老师、中山大学冯雨奂老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独慎老师等多位老师以及众多学生参与讲座。
讲座伊始,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盛兵向刘云杉教授赠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砺儒教育学术论坛”纪念证书,以表达本院全体师生对刘云杉教授的热烈欢迎。
图一 李盛兵院长向刘云杉教授赠送纪念证书
主持人刘磊明老师怀着激动的心情做开场白,隆重地介绍主讲人刘云杉教授,并对其莅临指导表示感谢。本场讲座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图二 刘磊明老师主持讲座
讲座第一部分,刘云杉教授以乡土社会中的“学”与“习”为引,提出问题“以‘智能’命名的时代,学习有什么变化吗?”,接着刘云杉教授对AI时代“学”与“习”的关系变化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自然地将话题过渡到孩子感受世界所需要的特质,并指出孩子面临着虚实难分的困境。接着刘云杉教授结合杜威、卢梭等教育家的观点,分别从关系、情感、表现力三方面分析带领孩子走入现实世界的关键因素。最后,刘云杉教授对教育提出期许:“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真正完全的教育”,鼓励教师把教育视作一份精神事业,育生命自觉。
图三 刘云杉教授进行讲座分享
讲座的第二部分是总结点评环节。教育科学学院刘磊明老师对刘云杉教授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认为刘云杉教授的分享高屋建瓴,意蕴丰富,发人深思,同时对刘云杉教授提出的宝贵指导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在交流互动环节,在场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问,刘云杉教授也耐心地进行答疑解惑。邝红军老师与刘云杉教授就家庭资本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展开讨论。王独慎老师与刘云杉教授围绕“聋子与哑巴的躁与静”展开辩论。此外,我院博士生耿笠积极向刘云杉教授探讨教育政策与制度的实施路径,刘云杉教授给出了深入浅出的回答。
图四 师生交流分享
本场讲座刘云杉教授针对“AI时代:如何带领孩子走入世界?”这一问题,分别从关系、情感与生命力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我们探讨AI时代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新的角度。
图五 与刘云杉教授合影留影
撰稿人:袁冰、张仪
初 审:刘磊明
复 审:叶苑秀
终 审:陈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