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大学生科研素养,树立严谨的学术态度,教育科学学院于2025年7月2日上午在教科院625室举办2025年创新劳动与实践活动周系列活动之“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专题经验分享。本次活动特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史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孙碧担任主讲嘉宾,教科院100余名本科生参加了本次经验分享会。
经验分享伊始,孙碧老师通过现实案例,引发学生对“为什么学术不规范不能被容忍”的深刻思考。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释了“大学是什么”的根本命题,指出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共同体,而学术诚信正是这一共同体赖以维系的根本信条。
随后,他围绕“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导在场本科生思考自身的身份与责任,指出大学生作为“被保护”的初学者,既享有宽容与支持的权利,也必须自觉遵守学术共同体的基本规范。他强调,学术规范与科研伦理正是“真理探索者联盟”——大学的内部行为准则,是所有研究者共同遵守的底线与共识。
接着,孙老师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术规范的具体内容,涵盖规范引用、合作界限、人工智能使用伦理等关键环节。在谈到AI使用问题时,他以“红黄绿灯”分类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哪些使用场景安全可行(绿灯)、哪些应慎重使用(黄灯)、哪些则完全禁止(红灯),帮助同学们明确在新技术背景下如何坚守学术伦理。
本次经验分享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学术规范的根本意义,不仅帮助同学们厘清了科研道路上的行为准则,也强化了作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经验分享会内容生动形象、启发性强,为教育科学学院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夯实科研诚信基础注入了有力动能。
通讯员:刘紫轩
审稿人:殷美玲
二〇二五年七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