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5月11日下午,我院于225会议室举办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作为指导专家,与学院青年教师围绕学术写作和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来自学院不同系所的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同学约二十余人参与座谈,座谈会由学院副院长卓泽林教授主持。
卓泽林首先代表学院对朱旭东部长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随后简要介绍了朱旭东教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深厚积淀和重要影响。他指出,此次活动机会难得,旨在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与成长的桥梁,为青年教师提升学术能力、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与专业发展提供规范指引。
朱旭东教授以自己从英语专业走向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师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经历为引子,首先强调了跨学科阅读在青年学者成长中的重要性,继而从学术写作的基本规范出发,举例说明了不同类型研究的写作范式,详细阐释了如何从事实中提炼概念、如何建构概念体系、如何建构理论框架、如何形成本土化的话语表达。针对青年教师关注的超常儿童教育、教师教育政策、教师专业发展、AI时代的教师与教学等议题,朱教授从标题逻辑、方法论逻辑、问题意识、布局谋篇、阐释论证、理论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指导。为提升学术训练的完整性和基准性,朱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故事”,积极鼓励青年学者们多关注学科知识谱系,在了解学科逻辑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坚持跨学科阅读,以形成对新时代教育学科的新认识与新建构。
座谈会最后,卓泽林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朱旭东教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指导和示范不仅为青年教师追求学术创新指明了方向,更为我院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提供了有益启发。他期待学院青年教师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深入思考自己所做的研究在学科谱系中的位置,能够“跳出教育来做教育”,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养成跨学科阅读习惯,拓宽学术视野,追求可持续的学术发展路径,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是我院多方位支持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有组织科研,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持续为青年教师学术能力提升和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图文:邱玉婷 吴会会
初审:周 明
复审:叶苑秀
终审:陈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