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楠
职称:青年英才(二类)
最高学历:博士
联系邮箱:qinnansd@163.com
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技术
秦楠,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在《教育研究》、《伦理学研究》、《教育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主要讲授课程:《教育学原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微格教学》。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等课题。
2017/09-2020/12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9/09-2020/08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2014/09-2017/06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21/06-2023/06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
2023/06-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青年英才(二类)
1.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23XJY65),“智媒体时代青少年社会认同危机的生成机制与教育防范策略研究”,在研。
2.主持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2023GZQN31),“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基于完整生活的立场”,在研。
3.主持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22SK11),“智媒体时代青少年网络社会认同的危机识别与教育应对研究”,结项。
学术论文:
1. 秦楠,等.公正观教育的社会认同转向[J].伦理学研究,2023(3):27-34.
2. 秦楠.技术教化道德何以可能——关系论视野下智能化德育的伦理审思与实践路向[J].思想理论教育,2023(1):53-59.
3. 秦楠.“人工智能+道德教育”的潜在风险、价值规约及未来路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4):9-15.
2022年12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6期部分转载。
4. 秦楠,等.公正观培育的社会认同逻辑[J].教育学报,2022(5):3-16.
5. 秦楠.叩问与回应:实践理性视域下的学校道德教育审视[J].现代教育论丛,2018(6):8-15.
2019年3月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第3期全文转载。
6. 秦楠,等.再论创客及创客教育[J].教育研究,2017(12):81-88.
2018年4月《新华文摘》第7期全文转载,2018年3月《教育文摘周报》第13期部分转载。
7. 秦楠,等.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公正观培育[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27-137.
8. 秦楠,等.真理、权力、实践:教育学话语形态的缠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8-12.
9. 秦楠.同一感:网络时代下青少年身份认同的迷失与回归[J].基础教育参考,2019(4):3-6.
本科生课程:
《教育学原理》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微格教学》
第六届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一)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全国中青年德育论文奖二等奖(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