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至29日,“全国儿童发展与游戏精神第六次论坛”在浙江省温州市瑞锦大酒店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由游戏课程化联盟与温州大学联合主办,WPC世界园长大会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学前教育领域的教研人员和实践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儿童发展与游戏精神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求索·适宜·多元·共进”,采用了“理论实践培训+实践工作坊”的形式,旨在进一步推动游戏课程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交流。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茜教授作为论坛的特邀嘉宾之一,为参会人员带来了题为“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概念框架与实践模式”的主旨报告。彭茜教授在学前教育领域深耕多年,曾在《教育研究》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市级课题,尤其在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文化认同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造诣。
在报告中,彭茜教授详细阐述了游戏课程化的概念框架,首先通过“概念有什么用”引发思考,进而通过历史回溯深入剖析了游戏与课程关系的演进逻辑,指出游戏课程化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现实与未来两个视角肯定了游戏课程化概念提出的意义。现实地看,游戏课程化是对症解决我国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痼疾的适宜策略,是对近年我国幼教优秀课改实践成果的总结;从未来视角看,游戏课程化本质上是平衡社会发展需求与儿童发展需要之间矛盾的产物,也是依据未来人的设想而设计的理想课程形态和理念。此外,报告根据两种概念界定方法,辨析出游戏课程化的广义、狭义两种界定,及其与相近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报告基于案例及论坛相关报告总结提炼了游戏课程化的实践逻辑。
彭茜教授的报告内容深刻、见解独到。与会者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很有价值,体现了报告者良好的逻辑能力与实践关怀。会议结束后,彭茜教授接受了媒体的专访,并被推选为游戏课程化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
通讯员:陈孜孜
初审:蔡黎曼
复审: 周 明
终审:陈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