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独慎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联系邮箱:dushenwang@hotmail.com
研究方向:中国教育文化史;教科书文化研究
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的跨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在历史研究与量化研究方面积累较为丰富的学术经验,主要研究中国教育文化史、教科书文化研究,中国近代教育等,擅于结合多学科理论进行文化研究,长期关注中国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型,中国现代教育学的形成及特征等议题。
2014/09-2018/06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获教育文化与社会专业 博士学位
2011/09-2014/06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硕士学位
2007/09-2011/06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 学士学位
2018/09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年英才(博士后)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4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近代教科书插图的图像表征研究” (GD21YJY07)
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1年度青年项目“东西方文化视角下晚清粤港澳地区的启蒙教育研究”(GD21YJY07)
著作:
王独慎. 身体、伦理与文化转型 清末民初修身教育的历史图景[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4.05.
学术论文:
[1]王独慎.风景意识与童心的发现:《开明国语课本》对儿童审美主体性的建构[J].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02):1-35.
[2]王独慎,丁钢.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表概貌与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3):1-9.
[3]王独慎.试论郭店楚简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价值[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56-62.
[4] 王独慎.意境空间与性情涵养——清末修身教科书插图中的德育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17(01):55-62.
[5]王独慎.从“涵养”到“塑形”:修身教科书中的近代德育演变路径[J].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0辑),2018(1):99-126.
[6] 丁钢 王独慎.教师专业性的新诠释——基于教师社会形象认同的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1辑).2018(3):49-92.
[7] 刘旺,王独慎. 学生学校幸福感及其提升研究 [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4, (Z2): 4-11.
[8]王独慎.质朴与精壮:战时文理学院学生的生活风貌[M]// 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编;魏文石主编. 连州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概览.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22:267-275.
[9]王独慎.连县:抗战时期的“小广州”[M]// 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编;魏文石主编. 连州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概览.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22:276-280.
[10]王独慎.抗战时期华南地区学校内迁连县办学概况[M]// 连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编;魏文石主编. 连州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概览.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22:281-293.
参编书籍:
[1]吴敏,王独慎,卢渠,王晓璇. 华南师范大学史稿第三卷:迈进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982-199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0.
[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史编写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史(1935-2023)[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0.
[3]Tian, Lili , Zhaorong Li , Huan Chen , Mengmeng Han , Dushen Wang , Siyuan Huang and Xiaoting Zheng , "Applic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Schools in China" , in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Schools (second edition). Patricia A. Alexander , Michael J. Furlong , Rich Gilman and E. Scott Huebner (Eds.). (2014). New York: Routledge.
研究生课程:
《教育学原理》
本科生课程:
《中国教育名著导读》
《教育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