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华南师范大学分论坛 “教育叙事与生命史的研究与应用”成功举办
2023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隆重举行。“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了国内教育学界共同期待的学术盛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分论坛主题为“教育叙事与生命史的研究与应用”,共举办6场特邀报告,8场学术报告,线下参会逾百人,线上各时段参会将近四千人,现场互动踊跃,反响十分热烈。
在分论坛开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施雨丹教授发表致辞。施雨丹教授介绍了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对接国家战略,凝练学科特色、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多项举措。今年恰逢华南师范大学建校90周年,施雨丹副院长向校友院友们发出了回母校看看的邀请,同时欢迎各位学术同仁来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到访交流。
嘉宾报告:“教师叙事+学生叙事+县中叙事”联袂出击
01教师叙事
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以教师叙事行动研究工作坊的尝试为例,展示了如何在教师叙事行动研究中超越“理论联系实际”。从叙事行动研究的特征、基本要求等进行梳理,在案例中引介跨界学习、双环学习、三维空间、生态系统理论,指出情感共振和激发性信任在超越理实关系中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用七组共三十二个故事展示了回忆中的教育学。从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出发,阐释了教师对于学生双向度、多层面的影响,提出了教育学需要理性科学与情感流动,研究思想与研究方法对应道与器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
02学生叙事
北京师范大学程猛副教授探讨了农村性别文化、流动留守经历与女性学业成就和性别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不同时空性别秩序的矛盾和张力为农村女性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但性别秩序的断裂与悬置也制约农村女性的发展,未完成的心态秩序对应未完成的现代化进程。
北京师范大学沈辉博士探讨了手机在县域高中学生辍学中的角色与影响。就辍学前后学生心理历程与手机的关系做出解读,并对县域高中生的抵抗与妥协、不利处境方面做出了反思。
03县中叙事
北京大学林小英副教授从县域研究的经历中反思如何使叙事超越微观个体。探讨了叙事的“情境依赖性”、事件的完整性、叙事的切入点,提出了叙事中的遗失信息能够引导研究方向,并对后续研究起到启发性作用,如何引用读者建构叙事在超越个体微观叙事中具有重要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陈先哲教授以东中西部5县6中的调查探讨了县中兴衰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县中塌陷程度、塌陷典型特征、县域教育投入、教育举措、教育文化等进行梳理,将县中发展兴衰的叙事嵌入于城镇化进程中,并提出要积极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振兴县中。陈先哲教授同时还担任上午各场报告的主持人。
在互动交流环节,嘉宾们逐一回应线上线下观众提问,围绕“叙事行动研究方法”“教师印象研究的现实意义”“如何从现象生发理论”以及“苦读文化是否是处境不利学生的解药”等问题进行深入互动。
论文研讨:两组论文报告精彩纷呈
论坛下午场的报告环节分为两组进行,共9位报告人发言,并由4位与谈人进行点评互动。
第一组报告“教师与教材叙事”由华南师范大学张婷曌特聘副研究员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毕笑博士的研究聚焦于6位中学法语教师,探讨他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构建和转变。华南师范大学陈卓君博士与李姗以社会价值观类型与德育视角为分析框架,采用深度文本分析方法,探究数学教科书中的社会价值观。北京大学林汉钊博士对来到北京大学访问的教师进行深入的历时研究,试图记录和理解其学习体验和专业发展之路。南京师范大学王利平博士采用口述史、现场观察、资料收集等方式进行叙事探究,对教师组织承诺的构建机制、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考察。
在点评互动环节,华东师范大学陈霜叶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陈志辉特聘副研究员针对四位嘉宾的报告进行逐一点评,围绕“教师多重身份的转换”“不同国别社会价值观的借鉴性”“质性研究中数据收集的规范性”以及“如何超越微观个体叙事”等问题进行深入互动。
第二组报告“学生与儿童叙事”由华南师范大学陈卓君博士主持。天津大学李莞荷副教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访谈法考察研究生“学术漂流”现象,揭示出工具理性优先的行为态度、限制型的主观规范、较低水平的知觉行为控制等动因。北京外国语大学白天晴聚焦于中学女生群体的隐性欺凌行为,通过自传社会学与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的欺凌成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嘉兴学院毛作祥博士以幼儿园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揭示出倾听幼儿观点与回应幼儿诉求的重要性。湖南大学刘旭考察了“逆向考研”群体的自我认同,揭示出这一群体在场域多重风险之下的反身性发展。
在点评互动环节,广州大学谢爱磊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张婷曌特聘副研究员针对四位嘉宾的报告进行逐一点评,围绕“如何发挥质性研究的优势”“质性研究中理论对话的发生”“数据筛选与研究预设的关系”以及“学术漂流状态的常态化”等问题进行深入互动。
在会议闭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陈先哲教授对本论坛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与会嘉宾及师生致以由衷谢意,并表示此次论坛做到了重新倾听教育叙事的声音,既收获了真知,也表露了真情,更蕴含了真意,显示出质性研究在倾听个体经验、直通生命历程的独特作用。大家因为对教育叙事与生命史研究的热爱而相聚在丽娃河畔和云端,并共同缔造和收获了一场美好的学术体验。
撰稿:倪 煜
初审:陈先哲
复审:施雨丹
终审:卓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