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二届国际教育论坛
“国际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成功举办
面对未来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与合作,教育作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之一,正经历着巨大的挑战和创新机遇,对教师教育创新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演进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领域。
2023年9月23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教育论坛,主题聚焦于“国际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论坛旨在全球视野下审视教师教育发展,为国际化和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师教育提供深刻思考,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路径提供重要参考。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德国、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日本和中国等数十名著名大学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和人工智能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等重要议题。
线下领导和嘉宾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方征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盛兵教授进行开幕致辞。李盛兵教授向出席的各位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李盛兵教授指出,国际化和信息化不仅有助于增进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促进友好关系的构建,而且还在各国教育和社会进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两大趋势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为教师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次论坛的召开,将为教师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供宝贵的机会,帮助推动教师教育的发展,为构建更加包容、多元的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李盛兵院长致辞
方征教授主持
论坛上午场的报告共有6位专家学者发言。
上午论坛嘉宾合影
陈思宇副教授 林姬佺副教授
第一组报告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思宇副教授主持。来自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的许美德教授,充分汲取了中国李秉德、鲁洁和叶澜等备受尊敬的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在师范教育领域引领未来的思考,强调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原则来审视师范教育的前景。她主张采取自下而上的改革方法,深刻反思师范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和核心价值观,以确保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
西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于泽元教授提出中国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需要培养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强调“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整合零散的知识、现象和信息,构建认知模型,以提升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指出“概念”的范围是指教师所掌握的概念所涵盖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概念的规模决定了人们的视野和认知模式。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科观念,实施有意义的大概念教学,以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强化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关联性。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院的布鲁斯·富勒教授从学生学习和教学选择的角度,提出改进师范教育的新思路。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时,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平衡“是否采用严格的管理或温和的引导”,同时教师需要在“是否成为具有认知灵活性的创新型教师或传授知识的传统型教师”之间做出选择。面对这些争议,布鲁斯·富勒教授建议师范教育者和师范大学进行改革。他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对他们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呼吁学校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和不同的社会化目标来设计教师培训方案。
第二组报告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林姬佺副教授主持。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萑教授深入分析了AI时代下教师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教师提供了多种便利,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创造了更具吸引力的教育内容和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教育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的传统角色因人工智能的介入而发生了一定变革。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平衡。未来,可以将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相结合,制定更多的教师培训方案,以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率。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卡托教育学院王闯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助教应用。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应当遵循道德和认知原则,使用人工智能的学习者应保持诚实,并认识到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促进和强化学习,而非阻碍学习。最后,王闯教授以ChatGPT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学习指南、概念图、概念解释、流程解释以及学术写作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善槐教授重点探讨了农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测评和提升。通过对全国4个省份8个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抽样调查,他认为教师的数字素养受到数字化教学环境、技术认知和技术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数字素养,应该在改善农村学校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建立协调一致的培训和发展系统、创建数字化社区以及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等方面努力。
圆桌论坛讨论环节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晓菲博士主持,讨论的主题包括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ChatGPT、教师的新角色以及数字化素养等问题,嘉宾和与会者就这些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圆桌论坛嘉宾合影
论坛下午场报告共有7位专家学者发言。
下午论坛嘉宾合影
李梦洋博士 陈卓君博士
第一组报告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梦洋博士主持。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赵明仁教授和金瑞博士以跨文化视角和对中外几百所初中学校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不同教师关于校风的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他们运用2018年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的数据进行了潜在类别分析。相较于美国和中国的教师,芬兰的教师在学校管理和参与方面拥有更高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表现出更积极的参与。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系统以考试为导向,导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自主权受到限制。美国则采用以绩效为基础的问责政策,对各级教育系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性。
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克里斯托夫·武尔夫教授解释了“人类世”背景下的全球公民教育概念。人类世指的是当前世界的现状,即人类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使得当今没有哪个地区不受人类的影响。全球公民教育在德语中也被称为“寰宇社区教育”。全球公民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人类世背景下的两个互补要素,寰宇社区教育旨在促使更多人形成全球社区归属感,鼓励以非暴力的方式处理与世界、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在于建立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锐教授从文化层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全球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制度和组织方面吸收了西方的模式,但在文化层面很少融入西方文化元素。这种制度框架的西方化和文化底蕴的中国化共同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多元价值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全球化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功案例为多元化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希望。中国的经验表明,深刻理解本国和本民族的社会和文化情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组报告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卓君博士主持。奥克兰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马瑞克·泰瑟教授从哲学、理论和实践的多重视角探讨了全球童年(Global Childhoods)研究。在哲学层面,研究者可以采用后结构主义等哲学观点,也可以运用跨学科方法来探究全球化下的童年问题。在理论层面,可以用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生态系统论以及交叉理论等传统理论视角解析全球童年。同时,“童年差异”的理念推动了相关研究项目的开展,而跨学科研究和数字时代等新趋势使人们正处在童年研究的分水岭。从“研究儿童”到“儿童研究”的理论转变,不断激发出新的创新理念、方法和教学法。
广岛大学教育学院山田浩之教授分析了为何日本废除了教师资格更新制度以重塑教师的专业精神。日本教育部规定教师必须参加指定的教师资格课程,迫使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学习同质化的知识,损害教师专业水平。他通过对多项教师调查的分析,研究得出日本教师缺乏自主性的结论。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取消续聘制度,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盛兵教授系统阐释了林砺儒先生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林砺儒先生强调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师范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振兴,提出了培养具备进步品格的杰出师范生以及塑造“有为有守”的师德。高等师范教育具备政治性、专业性和丰富知识的特点,因此,要重视在大学附属学校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林砺儒先生的师范教育思想对当下有明确的启示,当代教育界应重视师范教育与强国建设的紧密关系,同时注重将国际理论和国内实践相结合。
圆桌论坛讨论环节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钟景迅教授主持,主题报告嘉宾以及参会师生围绕国际上教师教育的差异、教师资格证废止的原因、师范教育的翻译表述差别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圆桌论坛嘉宾合影
大会闭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卓泽林教授主持。首先,播放了记录全天大会精彩瞬间视频。随后,论坛筹备组余晖副教授进行论坛小结,他表示此次论坛是一场多元化、互动化、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并介绍了学院领导班子策划本次学术论坛对于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向支持论坛筹备的领导、嘉宾和工作人员致以谢意。
余晖副教授
会议最后环节,卓泽林教授进行闭幕总结。他提出,教师是最关键的教育资源,人工智能是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需要。期待论坛上各位专家碰撞出的智慧火花,能够让教师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世界教育事业的繁荣和进步。
卓泽林教授
论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