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伟个人简介

2013-08-30 11:00:00 来源:学院办公室 点击: 收藏本文

王世伟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在教育学原理、公民教育、德育课程、学校改进、课程与教学领导、高效能教学、课程与教学决策、教材设计、课程解读、课程调适等领域有所涉猎,核心领域为:高效能教学、课程解读与决策、学校改进、公民教育。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石牌校区)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邮编:510631

电子邮箱:shiwei000111@sina.com

 

教育背景

2008.9-2010.9,中山大学教科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出站报告《聚焦于教师效能的学校改进研究》。

2005.9-2008.9,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毕业,获哲学博士(理论研究型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题为《小学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基于课程决策理论的质性研究》。

2002.9-2005.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题为《小学德育教科书功能性模块设计研究》。

1998.9-2002.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科研项目

(一)独立主持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项目,“中学教师课程决策研究”。

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小学幸福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教师教学效能的学校改进研究”。

中山大学青年教师起步资助计划,“公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全国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基金,“教科书设计方法探寻:多学科的视角”。

(二)参与课题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特色课程视域下的学校发展研究.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重大招标课题:“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公民教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大项目:“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德育环境的重建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王世伟.论校长的知识领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秦金华,王世伟.我国校长教学领导失与复归:质性研究的结论[J].教育导刊,2013(11).

王世伟.美国高中阶段生涯教育课程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8).(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王世伟.“六位一体”幸福教育实践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13(8).

王世伟.服务学习何以必要--需求理论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王世伟.论适性学校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王世伟.调适教科书:使用教科书的应然和实然取向之间的中庸之道[J].教师教育研究,2011(5).

王世伟.试析社会行动取向公民教育课程的特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1(11).

王世伟,黄崴.校长教学领导的六种类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0(18).(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王世伟.全球观课程设计与全球公民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0(22).

王世伟,黄崴.参与式公民学习——香港公民教育政策的新动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

王世伟.转化型知识分子: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0(8).

王世伟.透析服务学习对公民教育的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09(20)

王世伟.德育教科书中的问题设计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9(14)

王世伟.他们为什么能够创造性使用教科书——对两位新教师的质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12).

王世伟.论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原则:基于教学关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8(5).(此文被很多教师学习网站转载,主要观点被一些面向教学一线的刊物摘录,作为教师进修的学习材料)

王世伟.论课堂的本质属性及其道德意义.思想理论教育,2007(20).

王世伟.研究生学制改革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王世伟,陈蔚琳.上海高校女研究生情感状况调查[J].中国研究生,2004(6).

王世伟.父母的智慧[J].少年儿童研究,2004(5).

王世伟,邢庆福.关于师范生对公共教育理论课教材的看法之调查.师资培训研究,2002(3).

王世伟.近年来教育类课程研究述评.教师教育研究(原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

参与撰写叶澜教授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2(德育部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学工作

•本科层次:课程与教学论,教育领导学,当代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研究方法,创意教学

•硕士层次:现代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领导,学校改进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