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引路,解科研之惑
——记教育科学学院团课第十一期第三讲
2015年11月10日晚上19:00,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委员会第十一期团员干部培训第三讲在一课北504开讲。本次团课邀请到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吴全华教授讲授“教育科研的三精神与三基础”,旨在帮助同学们消除对教育科研的迷茫感,增强同学们投身教育科研的兴趣。
首先,吴全华教授向同学们阐释了教育科学研究中三精神的重要性和具体内涵。分别是学术报国精神、目的理性精神和批判精神。吴教授直言,缺乏学术报国精神的教育科研是气短的,走不远的。他列举了一些大学生“无功利不交往”的例子,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年轻人最显著的标志是不停地批判着什么,否定着什么,”吴教授提醒同学们,“批判是理性的学术批判,其前提是研究者自身要有诚正、独立的人格和较鲜明的个性。”
紧接着,吴教授讲解了教育科研的三基础,教导同学们如何为从事教育科研做好准备。第一,是扎实的知识基础,用人类精神的最高成就来充实自己。吴教授指出,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储备、理论立场的形成密切相关。他还建议同学们通过学科学习、课后大量阅读、参加读书沙龙等途径来发现问题、审视现实。第二,是合理、有效运用科研方法的基础。吴教授认为在科研方法中,理论和文献研究更为有价值。第三,是科研论文写作的良好基础。要敢写 、勤写、要在精力最旺盛的时间写。此外,吴教授还建议同学们注意写作规范。
在团课的尾声,吴教授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望:立志高远,追求卓越。在问答环节,吴教授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其机智幽默而又不失深度的讲解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最后,主持人宣布本讲团课圆满结束。本讲团课对同学们了解教育科研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同学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从而鼓励同学们更好地去迎接未来的学习挑战。
通讯员:陈安妮
二〇一五年十一日十日